本期导读重点介绍了新型心脏生物标志物,如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微小RNA(microRNA)可能成为新的心衰诊断标志物,和肽素(copeptin)有希望成为急性心衰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恶化的预后标志物,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可作为急性心衰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标志物。
以下是本期的文献导读:
1、原文标题:Urinary Liver-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Level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尿液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可作为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作者:Hishikari K,et al.
刊物:Cardiorenal Med. 2017;7(4):267
摘要:
背景:
目前尚无能够预测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DHF)患者开始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生物标志物。肾缺血后近曲小管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是明显上调的。我们研究了尿液中的L-FABP是否是一个可以用来预测ADHD患者发生AKI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我们检查了281例连续发病的ADHF患者。在入院后24-48小时检测患者血清中肌酐(Cr)和L-FABP水平。
结果:
104名患者发生了AKI(37%)。入院时发生AKI的患者与没有发生AKI的患者相比,前者尿液中L-FABP水平显著升高(33.0 vs 5.2 μg/g Cr;p<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尿液L-FABP基线水平是独立的预测ADHF患者发生AKI的指标(OR值1.08,95%可信区间 1.05-1.12;p<0.001)。ROC分析显示尿液L-FABP基线水平在cutoff值为12.5μg/gCr时,具有94.2%的敏感性和87.0%的特异性。
结论:
尿液L-FABP水平能够预测ADHF患者开始发生AKI。我们研究的结果能帮助临床医生更早地诊断ADHF患者发生AKI,可能对这些患者的治疗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急性肾损伤;L-FABP
链接:http://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118765
2、原文标题:MicroRNAs regulat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2 are new circulating biomarkers of heart failure
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微小RNA是新的心衰循环生物标志物
作者:Dubois-Deruy E,et al.
刊物:Sci Rep. 2017;7(1):14747
摘要:
尽管如梗塞大小等风险因子已经被识别,但临床实践中心衰的进展仍然难以预测。采用心肌梗塞后实验大鼠模型,我们前期曾用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在心衰过程中差异调控的45种蛋白质。本研究寻求识别调节这些蛋白质的微小RNA(miRNA),并测试这些miRNA作为心衰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计算机生物信息学模拟分析选择了与45种蛋白质有关的13个miRNA。对大鼠和一系列表现为左心室重构(LVR)的患者测试了这些miRNA。我们识别出3种miRNA,分别是miR-21-5p、miR-23a-3p和miR-222-3p,以及它们的靶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这3种miRNA和SOD2在LV患者和心衰大鼠血浆中均显著升高。通过分析荧光素酶活性,我们发现了miR-222-3p和3’UTR区之间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用miR-222-3p模拟物或抑制剂转染人心肌细胞后分别诱导出SOD2的下降和增加。血循环中3种miRNA及其靶标SOD2水平与REVE患者心肌梗塞后的高LVR发生相关联。我们首次展示了调节SOD2的miRNA作为一种新的心衰循环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
详见原文全文:MicroRNAs regulating superoxide
3、原文标题:Mind the Gap: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State of Heart Failure Care
小心鸿沟:心衰医护的现行挑战和未来
作者:McDonald MA,et al.
刊物:Can J Cardiol. 2017;33(11):1434
摘要:
过去十年在心衰管理上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心衰患者的存活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是我们对心衰病理生理学的理解仍然存在许多鸿沟,新出现的治疗策略的应用尽管令人激动但仍有巨大的挑战。在心肌病的基因评估上取得的进步可能为描述心衰综合征提供更精细的方法。即将开始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应进一步阐明新药物和侵入性疗法的作用。心脏修复和再生存有极大的希望,但是诸多现实短期内将限制其临床应用。用心室辅助装置替代心脏功能代表着疾病后期管理的进步。然而,在广泛用于心衰人群具有可行性之前,需要处理好不可接受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价格。个性化护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加拿大进行的最佳疾病模型管理仍有不确定性。生物标志物指导的管理和远程监控技术的出现或许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办法,来维持患者的健康和稳定,预防更严重的心衰。最终,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干预和何时干预急性心衰,将为高风险患者带来改善的结局。本综述突出描述了在心衰管理中的关键挑战和向着未来理想状况努力的进展。
链接:http://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111107
4、原文标题:Prognostic and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opeptin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acute heart failure: data from the ACE 2 study
和肽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恶化和慢性心衰中的预后和诊断意义:来自ACE2研究的数据
作者:Winther JA,et al.
刊物:Respir Res. 2017;18(1):184
摘要:
背景:
和肽素(copeptin)是一种新的预测下呼吸道感染和心衰死亡的生物标志物。但是和肽素在急性呼吸困难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和肽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恶化预后的意义,目前仍不清楚。
方法:
314例诊断和分类为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在入院时检测了和肽素和NT-proBNP的浓度。在中位数为816天的跟踪后登记存活情况,分别分析了和肽素和NT-proBNP对急性心衰(n=143)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恶化(AECOPD)(n=84)的诊断和预后作用。
结果:
AECOPD患者入院时的和肽素中位值比急性心衰患者入院时更低(8.8 [5.2-19.7] vs. 22.2 [10.2-47.9]) pmol/L, p<0.001),但是NT-proBNP在区分急性心衰和非心衰相关的呼吸困难时比和肽素更准确(ROC-AUC 0.85 [0.81-0.89] vs. 0.71 [0.66-0.77], p<0.0001)。调整为基本风险因子后,和肽素浓度的增加能预测AECOPD的死亡(HR per log (ln) unit 1.72 [95% CI 1.21-2.45], p=0.003)和急性心衰的死亡(1.61[1.25-2.09], p<0.001),而NT-proBNP浓度的增加仅仅能预测急性心衰的死亡(1.62[1.27-2.06], p<0.001)。基于一个基本模型,和肽素能够将一部分AECOPD患者(NRI 0.60[0.19-1.02], p=0.004)和急性心衰患者重新分类到更准确的风险层(0.39[0.06-0.71], p=0.020)。
结论:
和肽素对于AECOPD和急性心衰都是很好的预后标志物,但NT-proBNP浓度仅能预测急性心衰患者的死亡。在具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心衰患者的诊断上,NT-proBNP优于和肽素。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COPD;和肽素;呼吸困难;流行病学;心衰;低钠血症;
详见原文全文:Prognostic and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